灵芝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灵芝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农民进城不转户困局如何破解

发布时间:2020-07-13 12:14:43 阅读: 来源:灵芝厂家

记者采访了解到,随着农村福利提升和农村资产逐渐升值,不少农民选择“进城不转户”,一些地方甚至出现户籍“非转农”现象。专家认为,这表明当前城镇化相关配套政策缺失带来的深层利益矛盾开始显现,需引起重视。

农民“转户进城”意愿弱

2013年,河南省许昌市的户籍“非转农”现象逐步得到遏制,但近两年依然保持在1000人左右。

另外,主动“农转非”的人逐渐减少。据许昌市公安局户政基础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,早在2002年许昌市就全面放宽了城市户籍迁入的条件,但效果一般。

许昌县尚集镇宋庄位于许昌市以北4公里,村支书宋世乾说,村里外出务工的人很多,但近年迁入数人,“迁出的几乎没有”。

相关调查资料显示,户籍逆城镇化的苗头在河南农区并非个例,“进城不转户”已成为许多农民面对城镇化的心态。

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2013年底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,尽管当前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的意愿较为强烈,超过八成的农民愿意在城镇就业生活,但在城镇落户的积极性并不高。中原发展研究院一项针对进城农民工的调查发现,农民“转户进城”的愿望淡薄,多数人不愿意放弃家乡的土地。

户籍利差主导农民心态

许昌市公安局户政基础大队教导员庞博认为,户籍逆城镇化的问题不在于户籍本身,而在于户籍背后的城乡利益“附加值”太多。

许昌市公安局一份关于城乡户籍改革的调研指出,近年,中央和地方的惠农政策加大,农村居民福利待遇提高,个别方面甚至超过城镇居民,是“非转农”增多的一大原因。

在许昌市公安局罗列的城乡户籍“附加值”对比中,除养老保险外,农村居民在低保、医保、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待遇优于城镇居民。

此外,农村资产的升值也成为许多农民“进城不转户”的重要原因。许昌市长葛县官亭乡的簸箕杨村位于城北3公里外,记者采访了解到,当地村民对于出售宅基地所能接受的价格普遍较高。许昌县尚集镇罗门村支书罗书成说,“村里三间烂瓦房至少能卖12万,这还有价无市。”

福利提升、资产升值,让农户“托底”保障的作用更明显。尚集镇宋庄农民宋保德说,“在农村,我有地,粮食、蔬菜都不用买,如进城落户就没地了,没有技术,年龄大了,没法养活自己,生活水平可能还不如现在。”按照宋保德的打算,目前许多城镇规模不断增大,土地越来越珍贵,即使政府征收了,按照6万一亩的价格,至少也能再得十几万。之前因为征地,老宋已经拿到了30多万的补偿款。

尚集镇罗门村完海亮“一辈子穷在户口上”的遭遇是许多农民“进城不转户”心态的注脚。近4000口人的罗门村,2000多个劳动力在外务工,800多户中在市县购房者达100多户,但户口都留在村里。2004年农业税废除前后,完海亮借在郑州工作之机,花费数万元将全家4口的户口迁到了郑州,此后企业倒闭,失业多年连社会保险的费用都难以为继,无奈之下,2012年,完海亮花费2万多元为村里打井、修路,得到村民许可,将户口迁回了农村。

专家:多措并举破困局

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13年底,河南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约为44%,不及全国平均水平;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为26.6%,全省超过1600万的农村户籍人口常住城市,处于“半城市化”状态。过低的城镇化水平和畸形城镇化制约着地方经济发展。

按照河南省的城镇化目标,到2020年,河南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提高至56%,约有超过1000万的农村人口未来将转移至城市生活。相关专家认为,如果户籍逆城镇化困局得不到妥善解决,畸形的“半截子”城镇化问题将更为突出。

专家认为,要破解户籍的逆城镇化困局,首先要给户籍“减负”,将户籍与其背后的“附加值”剥离;其次,在消除户籍待遇差别基础上,逐步赋予农村资产自由进城的退出机制,实现城乡公共福利的完全接轨。

河南省有关部门负责人说,土地收益仍是农民转户进城的重要障碍,城镇化的科学推进必须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,要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、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和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,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,促进农民收益最大化,消除农民进城后顾之忧,弥补进城个人成本,增强向城镇转移动力。

河南大学教授耿明斋认为,破解户籍逆城镇化的困局,还要培养农民进城必须具备的文化和技术等,政府应多为农民工提供教育、培训的机会和平台,从政策上要求农民工必须接受必要的事业培训或持证上岗;农民工要积极主动参加各类学习培训,不断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,提高自身就业能力,真正在城市立足。(记者李鹏、付昊苏)

宁国工作服设计

鸡西制作职业装

张掖工作服订制